“研”路漫漫,不畏前行
——考研心理调适小贴士
随着考研时间的临近,各种各样的情绪悄悄袭来。在备考过程中,适当的焦虑反应可以激发潜能,有助于迎接挑战,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、认识环境,不断调整自己,发挥潜能,更好的适应和改善环境。但是过于强烈、持续的焦虑或其它负性情绪对于人的心理健康是极为不利的。
那么,怎么克服冲刺期的这些负性情绪,最终实现我们的目标?对此,云南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特为大家准备了考研冲刺期心理调适锦囊,为考研冲刺的你助力。
一、问题应对策略
(一)保持觉察,及时调整
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,有的同学可能会因为焦虑出现心理、生理、行为方面的信号,比如失眠、肌肉疼痛、肠胃不适的。对这些清新的信号保持敏感,当某些信号出现时,就要意识到情绪超过了自己的承受能力,就需要花时间和精力进行及时的调节和应对。
(二)维持适当的压力水平
适度的压力是行为的动力,它有利于个体发挥出最佳水平,使自己向自我成长、挑战、等方向前进和发展。但过度的心理压力则会使人的精神和身体受到伤害。所以,要让压力保持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,减少不必要的需求,增加积极的、有益的需求。
二、认知调节策略
斯坦福大学健康心理学家凯利·麦格尼格尔的研究指出,压力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影响与我们对压力的看法相关。真正有害的不是压力,而是“压力有害”的思维,压力只有在你觉得它威胁健康的时候才会对你的健康有不利影响。她的研究鼓励我们用更积极的态度看待压力,学习与压力共处。
(一)合理归因
要学会合理归因,避免归因的片面性,克服过分承担或完全推诿责任的倾向,避免过多自责带来的挫折感。例如,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最近学习效率不高,先别急着认为是自己能力不足导致的。通过原因分析之后,在解决内在问题的同时,可以尝试改变学习地点、学习时间,或改变学习科目的顺序等,从而避免学习效率不高给自己带来压力和困扰。
(二)调整个人期待,制定小目标
压力与人们尚未满足的身心需求有关,尤其与心理需求关系密切。当人们在不能预期自己能否满足需求,并且无法预见能够得到支持时,心里就会感受到压力。通过审视自身的需求、制定自己能够执行的小目标来增强预期、主动认知及经营自身的支持系统,就能大大地降低主观感受到的压力度。
三、行为应对策略
(一)完成最重要和最紧急的任务
如果复习的任务很多,我们需要区分哪些是最重要和最紧急的任务,优先完成这些压力任务。如果最重要最紧急的任务一时很难完成,也可以从最容易解决的事项开始,切记一定要行动,行动是应对的开始。
(二)不断地调整应对方法和策略
每天拿出一些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小事,学会活在当下,而不是后悔过去的事情或担忧未来,不断地调节自己的应对方法和策略,学会友善地对待自己和他人,不断地尝试,不轻言放弃。
四、人际策略
(一)寻求社会支持
当我们感到没有足够的能力或资源应对任务或情境时,还可以向他人寻求帮助,社会支持就像给你的“杯子”续水的人。
(二)向专业人员寻求帮助
当感到自己压力过大或无原因长时间心情不愉快,莫名烦躁,自行调节后还是不能改善时,别忘了可以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。
1、云南大学心理咨询预约热线:
呈贡校区:0871-65931039
东陆校区:0871-65035362
服务时间:工作日8:30-12:00,14:00-17:00
2、云南省教育厅“守望云心”心理服务平台心理咨询热线:
网络咨询:QQ:3116422154
热线电话:0871-65919822
服务时间:工作日8:30-12:00,14:00-18:00
3、昆明市心理危机援助热线:
热线电话:0871—65011111/12320—5
服务时间:24小时
五、生理策略
(一)规律运动
运动能使身体产生的内啡肽能愉悦神经,甚至可以把压力和不愉快带走。
(二)合理饮食
合理饮食不仅指安排合理的进食时间,还包括合理的食用量及搭配。医学研究发现,某些食物含有的营养素可以调节大脑神经递质的含量,使人的心情变得安宁、愉悦。我们可以通过科学饮食调理身体机能,调节情绪,从而有效地减轻压力。
(三)放松训练
此外,还可以学习一些想象放松法、腹式呼吸放松法、冥想放松法和正念减压的方法,帮助自己及时恢复情绪,继续学习。
经过痛苦的分娩过程,我们才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;有了饥饿感带来的压力,我们才会去主动寻找食物,维持我们的生存和健康;在和同伴的比较中产生危机感,才会推动着我们努力做出改变,让自己变得更加完善。翻看名人传记,哪一个不是历经磨难才成长为最好的自己?正像歌曲《真心英雄》所唱的:不经历风雨,怎么见彩虹,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。
“研”路漫漫,不畏前行!
云南大学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
2023年12月5日